在孤獨、艱難與困苦之中
仍能維持美感
是一個人精神強大的標誌
對美的追求
豈不就是對解放的追求?
當然
這可是要看用甚麼心態去對待之
對於某些人要在逆境中
維持那個決心
卻是一場惡夢
或許連我自己也把持不住
而 渴望早日解脫
且 並非是所謂的解放!
因此
我對於美感的認知
只能以哀傷來形容
Behind the scene -
標題 Elegiac,顧名思義即輓歌,取自貝多芬的一首曲名為 Elegischer Gesang(Elegiac Song),獻給逝世的友人之妻,此曲自死後才被發掘,
然而契機卻是久未聽到青春(Kiyoharu)的音樂,而在前年再次聽到50歲的他未曾放棄搖滾,並在2016年以《Elegy》為名開啟連續4年的公演活動,可見對搖滾樂的堅持。
然而契機卻是久未聽到青春(Kiyoharu)的音樂,而在前年再次聽到50歲的他未曾放棄搖滾,並在2016年以《Elegy》為名開啟連續4年的公演活動,可見對搖滾樂的堅持。
青春(Kiyoharu)曾經是個人十分欣賞的歌手,喜歡其極具風格的嗓音,迄今仍未有人能模仿。在哈日風旺盛的90年代,無人不曉青春的魅力,甚至喜歡耽美的人喜歡將他與 L'Arc~en~Ciel 的 hyde 配對,欲知其詳且看腐女入門大全(誤)。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