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 2019

[ 樂 ] MONO



Members

Takaakira "Taka" Goto – lead guitar
Hideki "Yoda" Suematsu – rhythm guitar
Tamaki Kunishi – bass guitar, guitar, piano
Dahm Majuri Cipolla – drum (2018–present)

Former members
Yasunori Takada – drum (1999–2017)

Origin
Tokyo, Japan

Genres
Post Rock, Ambient, Experimental

Years active
1999–present

Influences/Similar Artists
Mogwai, Maserati, Explosions In The Sky, Sigur Rós,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Websites


Why Post-Rock?

身為 Post-Rock 迷,必須推薦來自日本的 MONO 才對得起自己(笑)。當然,我喜歡的 Post-Rock(後搖滾樂)與日本視覺系搖滾樂的風格大相庭徑,也許有人會問,歌德式的搖滾怎能與後搖滾相提並論?除非腦子進水了!

其實是因為沈醉在歌德和英倫搖滾的世界太久,偶然聽到 Explosions In The SkyMogwaiSigur Rós,被這種沒有歌詞、沒有主唱、沒有華麗渲染,純是音樂的世界深深吸引著,直到遇上 MONO,第一次聽到 《You Are There》,深覺他們的音樂與氣圍更震撼、更抑鬱,從此心甘情愿被俘虜。


Band Introduction

MONO 由三男一女在東京於1999年底組成的樂團,當時為吉他手 Takaakira "Taka" Goto 發起,許多實驗性質的 DEMO 也是他一人完成,他的音樂啟蒙師為 Loren Mazzacane Connors,因此他的吉他音色頗有藍調的韻味。

Takaakira "Taka" Goto

2000年團員待固定後便發行第一張 EP《 Hey, You》,隔年2003年發表第二張LP《 One Step More and You Die》,這時他們的音樂已廣為人知,並且在 Pitchfork 獲得7分的高分評價(相關連結-link),事業更上一層,因此他們開始往海外發展。

首先他們在紐約和瑞典這些地下樂團蓬勃的地方巡迴演奏,並掠奪許多美國人的心遂成為忠實樂迷。於是同年9月11日與許多紐約的著名音樂人合作錄製《One Step More and You Die》的 remix 版本以《New York Soundtracks》為名於2004年推出,因此在海外名聲大噪。同年在芝加哥以佐々木禎子(廣島原爆的受害者)為故事藍圖而創作《Walking Cloud and Deep Red Sky, Flag Fluttered and the Sun Shined》,以寄託更多希望並藉此哀悼,故取得非常漂亮的成績,隨後開始世界巡迴演奏。


佐々木禎子的雕像(攝於廣島平和紀念公園)

這是2006年推出第四張專輯《You Are There》讓他們的音樂作品得到更大的迴響,並且與同是Post-Rock 的日本樂團 World's End Girlfriend 聯合製作《 Palmless Prayer / Mass Murder Refrain》被 Stylus Magazine 評為最高尚的音樂作品。



大部分的音樂由 Goto 創作,他很擅長在一曲裡同時表達出歡樂與悲傷,所以聽他們的曲子經常會出現一個有故事的畫面,給人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而且他們在製作音樂時往往能體現日本人的特質,即秉持著『凡事為精準,最求完美無瑕』的性格,在編曲方面必堅持完美掌握所有的抑揚頓挫、以及強烈要求節奏音符應該出現的時機和方式,也因為有這樣的執拗,才能成就出細膩豐富的音樂。

或許很多人覺得 MONO 的音樂與 Explosions In The Sky 類似,但細嚼品味會發現兩者風格迴然不同,各有特色,後者像是一股冷寂的微風,幽深淒美卻時而展現溫和婉約,MONO 則像在迎接颱風來臨般,從輕柔低迴到瞬間炸裂的旋律,曲終後往往不能撫平內心的澎拜。

其實個人認為 MONO 的音樂比較著重於實驗性質,尤其在現場演奏中常融入 『漸進式的音爆』,此元素能賦予音樂人性,充滿情緒張力,感染力十足!


Recommended Disc

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
1.Ashes In The Snow
2.Burial At Sea
3.Silent Flight, Sleeping Dawn
4.Pure As Snow (Trails Of The Winter Storm)
5.Follow The Map
6.The Battle To Heaven
7.Everlasting Light

在邁入10週年時,他們推出第五張專輯《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除了獲得各大樂界高評,也在各地排行榜或銷售榜皆排行第一。這張專輯仍由神級的製作人 Steve Albini 監製與混音。從首曲至終曲皆以超長篇敘事方式來挑戰極限,在低迴繚繞與鬱悶躁動的樂曲琴聲間,營造出排山倒海兼靜謐唯美的境界,更令人困頓並深陷其中。若有心入門 Post-Rock 的音樂世界者,不妨聽這張,絕對會帶來聽覺上的盛宴。


Favorite Tracks

Are You There
from album「You Are There」2006/3/15

這首『Are You There』應該與『The Remains of the Day』和終曲『Moonlight』三曲連貫,運用大量的琴聲和古典吉他來編制,這種鋪陳手法,令人如置身於浩瀚無邊的星空,俯視著波光粼粼、星光絢麗的海面,然後瞬間墮入深海裡,恢復意識後才發現處於淡淡惆悵的漩渦。每次聽,都會想起李安的電影《Life of Pi》(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的情景,少年伸手撥弄螢光絢爛的海面,忽地躍出水面的螢光鯨魚,那個畫面宛如曲子般美得令人窒息。


Death In Rebirth 
Requiem For Hell
from album「Requiem for Hell」2016/10/14

自2011年結婚開始忙於家庭和工作後,有一段很長的日子沒有多餘精力去追隨並注意搖滾樂動向,最多只聽電台所播的英文流行曲,又闊別多年後重聽 MONO 及他們的新曲,便重新愛上他們了。尤其是這張專輯首曲『Death In Rebirth』和排序第3的『Requiem For Hell』,風格與以往明顯不同,可聽出他們的決心與堅強的意志力。曲子以電音吉他為主要架構,配合節奏感十足的鼓聲,所以音樂性質比較偏向另類搖滾和重金屬。

然而聽著長達17:49分鐘的Requiem For Hell』,就像在看一本長篇小說,先是迴盪在幽深靜謐的氛圍中,然後一不慎被恢弘震撼的氣勢蕩魂攝魄,最後在洶湧澎拜的音潮裡迷失,不禁讓人深陷在其中而無法抽離。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張專輯含有其他樂團的影子,但於我而言,MONO 較擅於融合不同元素並完整地、連貫地呈現專輯裡的所有作品,而且編排更為縝密、甚至成熟,足以奠定他們在 Post-Rock 的地位和成就


No comments :